首頁  >   海峽瞭望  >   2018年第12期

    寧德市:“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典范”

    2019年04月09日 11:14 來源: 字號:       轉發 打印

      中共十八大以來,寧德已有15.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,24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“摘帽”,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8829元增長到2017年的14722元,成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典范。對于寧德的變化,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2月19日與赤溪村村民視頻連線時說:“滴水穿石、久久為功、弱鳥先飛,你們做到了。你們的實踐也印證了我們現在的方針,就是扶貧工作要因地制宜、精準發力?!?/p>

      “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典范”

      地處福建省東北部的寧德,俗稱閩東,過去給人的印象是“老、少、邊、島、貧”:革命老區,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地,地處臺海一線,境內大小島嶼643個,曾是全國18個集中連片貧困區之一。由于因貧困落后,寧德市一度被稱作中國東南沿?!包S金斷裂帶”。

      由于歷史、地理和海防前線等原因,閩東寧德市經濟發展起步遲、社會建設欠賬多,曾是貧窮和落后的代名詞。1985年,閩東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僅329.65元,為全國水平的83%,其中收入低于160元、徘徊在溫飽線上的農村貧困人口就達77.5萬,約占當時全區農村人口的1/3;9個縣中有6個縣被認定為國家級貧困縣,120個鄉鎮中有52個被列為省級貧困鄉鎮。

      30多年來,寧德市始終把“加快發展、擺脫貧困”作為工作主線,以“弱鳥先飛”“滴水穿石”的精神久久為功,推動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。據統計,貧困人口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77.5萬人下降到“十二五”末的低收入人口11.5萬人,2017年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.028%。作為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的成功實踐,“寧德模式”被譽為“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的典范”。

      在下一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中,寧德市將提高“五個精準度”、建好“五項機制”、實現“六個提升”。其中,提高“五個精準度”,主要是在扶貧目標上提高精準度、在建檔立卡上提高精準度、在載體抓手上提高精準度、在措施方法上提高精準度、在脫貧驗收上提高精準度。該市將按照“全區域、全領域、全人口”脫貧目標,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14.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6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、450個貧困開發重點村全部“摘帽”,1160個邊遠偏僻自然村實現整體搬遷集中安置。

      此外,將力爭全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村均達到10萬元以上,形成“一村一特色、一戶一增收”的產業發展、增收脫貧格局,確保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;生活質量有新提升,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14.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、不愁穿,貧困地區農民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市平均水平。

      脫貧攻堅:不落一人一戶

      “脫貧攻堅,不落一人一戶”這是寧德市扶貧攻堅的宗旨。30年來,寧德市立足資源實際,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,大力發展現代農業,著力將扶貧開發與產業發展、區域經濟、社會事業、生態環境統籌安排、合理謀劃,因村施策、因戶施法;始終把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放在突出位置。

      在加大科學扶貧、精準扶貧工作力度的同時,寧德市不斷創新扶貧參與機制,集聚扶貧開發合力,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、包村掛點,并通過“四下基層”活動平臺深入貧困鄉村,訪貧問苦、解決難題。2013年以來,全市副廳級以上領導和近200個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干部下沉扶貧一線,掛鉤聯系扶貧重點縣、貧困鄉村、少數民族鄉村和老區基點村,并派出黨員干部駐村任職扶貧。從2016年起,市里每年還安排本級財政收入新增部分的80%用于增加扶貧投入。

      扶貧工作如何一以貫之圍繞更好推動寧德發展,中共寧德市委、市政府在全市組織開展“一轉三抓比貢獻”活動,將脫貧攻堅作為“三抓”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進行謀劃,專門制定工作方案,并配套組織實施精準網底、產業扶貧、造福搬遷、信貸扶貧、整村推進、結對幫扶、能力培養、助學助醫、社會扶貧、兜底保障等“十大工程”,扎實推進扶貧舉措精準落地、脫貧攻堅取得實效。僅今年上半年,就統籌幫扶到戶產業扶貧資金5000多萬元,實現戶均增收2900元左右;落實造福工程對象4055戶16361人,占省下達任務數的114.4%

      與此同時,大手牽小手,山海更相連。寧德市還建立市內山海協作機制,由蕉城、福安、福鼎、東僑分別對口幫扶屏南、周寧、壽寧、柘榮。2014至2017年,沿??h(市、區)每年安排地方公共財政收入新增部分的1%至2%;2018至2020年,每年安排地方公共財政收入新增部分的2%至3%,支持對口幫扶的山區縣民生工程、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。

      此外,寧德市突出抓好產業“造血”扶貧工程,全面落實“一戶一增收”產業項目,引導龍頭企業、合作社、經濟能人與扶貧對象結對幫扶,激發扶貧對象的內生動力。目前,全市共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50多家、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5000個,覆蓋全市80%的建制村,帶動90%的農業人口實現增收。

    [責任編輯:福建臺辦張寧]

    相關閱讀:

    臺灣特產禮品選購
    到臺灣游玩,給親戚朋友們帶點“伴手禮”是少不了的差事。那臺灣到底有哪些比較出
    臺灣十大美食小吃
    臺灣小吃聞名世界,散落在民間的小吃成千上萬,“十大小吃”是一種傳統的稱法,因為它
    臺中特產——鳳梨
    鳳梨酥早在三國時代就有了,但卻是到60年前在臺中市經過創新,才成為今日的鳳梨酥
    同安封肉
      閩南同安縣“封肉”。在當地頗有名氣,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,舉辦筵席,都忘不
    三明美食之旅
    三明美食之旅:沙縣小吃、永安小吃、竹筍特產、擂茶

   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  主辦單位:福建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  中國臺灣網

    地址:福州市華林路80號  郵政編碼:350003

    Copyright 2009 Taiwan of the Fuj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69久久夜色精品国产69乱-日韩无码在线-他揉捏她两乳不停呻吟人妻-YIN荡小镇H男男-视色-国产精品久久国产国精品-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网站